11月10日至12日,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总决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1个分赛区的49家科技场馆的“科技达人”齐聚太原,在决赛的舞台上展开一场科普技能大比拼。黑龙江省科技馆辅导员梁志超喜获展品辅导赛一等奖、“金牌辅导员”称号,刘晓蕾获得展品辅导赛三等奖,梁志超、徐碧莹表演的《最佳转换》获得科学表演二等奖,王艳丽、张爽表演的《出口气》获得其他科学表演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馆承办,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大赛设分赛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大赛自3月正式启动,截至9月底,21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分赛区选拔赛,共计来自185家科技馆的498名展品辅导赛选手、248个科学表演项目参赛,赛事覆盖面和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全国总决赛由山西省科技馆承办,62名展品辅导选手、29个科学实验及30个其他科学表演团队经过分赛区的激烈角逐,晋级参赛。
大赛分为展品辅导赛和科学表演赛。其中,展品辅导为个人赛,考察选手辅导基本功与综合素质。和往届不同,本届大赛还新增对辅导员教育活动策划能力的考察和培养,强调展厅现场感,重点分单件展品辅导、辅导思路解析和现场主题辅导三个环节。
科学表演赛为团体赛,分科学实验和其他科学表演两个项目。其中,“科学实验”是科技馆的基础教育项目,要求贴近展厅实际需求,符合展厅操作和安全规范,有相应实验或制作过程,展示明确的科学原理。“其他科学表演”通过科学实验以外的形式表现,是科技馆的创新教育项目,突出科学与艺术的有效结合,鼓励形式和手段创新。
赛场上参赛选手同场竞技,进行激烈比拼。大家公平竞争,虚心学习、相互尊重、团结友好,展现了当代科技辅导员勤奋上进、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在“球吸”的单件展品辅导中,我馆选手梁志超用鲜活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将科学知识原理向评委和观众娓娓道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比赛中,围绕“垃圾分类”和“航母”的主题,在规定时间内精心编排,巧妙设置,进行科普辅导的同时,注重台上台下的互动,使辅导内容更具参与性与操作性。最终,梁志超凭借着丰富的辅导经验、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优秀的临场应变能力,突破辅导思路解析和现场主题辅导环节的层层考验,获得展品辅导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受到评委与观众的好评。
我馆科学实验表演同样在科学表演赛中斩获颇丰。梁志超、徐碧莹表演的《最佳转换》获得科学表演二等奖,王艳丽、张爽表演的《出口气》获得其他科学表演三等奖的好成绩。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大赛共决出展品辅导赛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若干名;科学实验及其他科学表演各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以及三等奖若干名。同时,总决赛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产生了展品辅导赛“最佳人气奖”3名。
通过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在这一专业技能平台上,与全国科技馆同行相互学习,交流成果、切磋技艺,不仅展示了我馆的展览教育工作水平,锻炼和检验我馆科普人才队伍,对于进一步提高我馆科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我馆服务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