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馆人数:0
资讯报道
返回列表
“都教授”现身冰城科技馆 “碳足迹”启发节能理念
时间:2014.08.03     浏览次数:618


    “我今天乘公交车11公里到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碳足迹是143g。”
    “我今天使用了2双一次性筷子,碳足迹是46g。”
    “我今天步行来到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碳足迹是0g。”
       这是8月3日发生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暑期特别策划——科普俱乐部现场的一幕。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纷纷在互动体验区,通过三星TAB上的“碳足迹计算器”计算出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碳足迹“,并在体验板上记录自己的“碳足迹”,时刻提醒自己在节能、环保方面可以做得更多,想得更远。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广东科学中心、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四川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承办的“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作为一项全国性、面向青年开展的科普创新主题公益活动,得到了全社会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启动仪式以来已有大量来同学咨询、并陆续报名参与到这场科普创新大赛当中。为让更多同学乐享科普活动,同时助力参赛选手,给参赛同学搭建分享、交流平台,暑期特别策划——科普俱乐部活动于7月20日起,每周日轮流降临北京、广州、哈尔滨、成都、上海五大赛区。

     “科普俱乐部“第三站来到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邀请到可再生能源国际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可再生能源援助项目专家——都志杰。因为与日前大热的影视男主角同姓,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呼“都教授“,让气氛活跃了不少。针对时下环境问题,都教授带来的“雾霾、干旱、台风——环境与能源”演讲,将现代能源损耗问题具化成有趣的实际案例,配合互动体验区的“碳足迹”活动,给现场同学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的科普创意课。

       在随后的视频制作讲堂上,北京中艺影像教育集团金牌讲师韩笑老师也针对创意作品单元带来视频制作讲堂——“视频拍摄那些事儿”,为参赛同学们在制作视频中遇到的尴尬事、倒霉事、突发事提供专业的实际解决技巧。报告会结束后,参会的同学们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里对探索环境与能源的科学知识,在“脚踏吹球”、“虚拟自行车比赛”等展品上感受“碳足迹”。

       科普俱乐部活动作为“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的重要一环,希望在赛场之外,从不同层面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同时为参赛选手提供切实有利的帮助与指导,实现赛事的立体化运营与双向互动化交流。

    “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 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节能、环保和健康”为主题,分为“科普实验单元”及“创意作品单元”,通过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设立的大赛官方网络平台,接受来自全国各地高中和高校参赛选手的作品。此大赛将从6月持续至11月,预计将吸引全国数百所高中和高校的近万名青年学生参加。大赛成立了由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权威人士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以确保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大赛的权威性。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阶段由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代表队提交的作品进行在线评审;复赛阶段在北京、哈尔滨、上海、广州和成都五个城市的科技馆进行现场评比,从而选拔出参加决赛的代表队;大赛定于11月中下旬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全国总决赛及颁奖盛典。

游览须知

TRAVEL NOTES

全年免费开放,每周二至周日开馆、周一闭馆;每日9时开馆,16时闭馆。

咨询服务: 0451-88190966

进入详情
注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已有账号?
忘记密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