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是开展科学调查、科技创新、探究体验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在内容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机械、能源环保等科学知识有效整合,培养青少年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想平台。
拟通过一年的运行,使其成为全省青少年和科普实践活动中心,逐步发展为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综合实践示范基地。现制定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下半年计划如下:
一、发挥科普实践作用,开展多形式活动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是广大青少年开展体验、探究、动手实践的场所,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工作室的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工作室的发展。
(一)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利用暑假及黄金周假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利用生物科学工作室、科学与艺术创意工作室的各种资源,按照学生兴趣选取活动内容,进行兴趣小组活动。活动选取本着知识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为原则,尽量利用工作室丰富的资源开展活动。如利用生物科学工作室的动植物资源开展动植物兴趣小组活动,让青少年认知和感受大自然,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平日不常见的动植物近距离接触,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各种行为方式,提高青少年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拟举办兴趣小组活动5-6次。科学与艺术创意工作室将选取动手性强、创意性强的活动,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进行各种小实验及小制作,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对创新的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培训班活动
合理利用机器人工作室的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乐高机器人培训班活动。乐高教育侧重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机器人工作室将利用假期及开学后的大段时间组织乐高机器人的培训班活动。拟设立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主要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乐高机器人的搭建及各种简单机械原理。高级班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乐高机器人的编程。通过乐高机器人的学习,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了解相关物理及计算机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提高青少年对机器人知识的兴趣,以便于今后开展更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与学校联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校建立联系,开展科学课及综合实践活动。利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兼程科技辅导员资源,与学校科学课教师及综合实践课教师建立联系,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争取区小学及中学的综合实践兴趣小组或科学课可以利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展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拟利用学期内时间,组织学校团体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科普与教育有机结合。
(四)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能有效锻炼青少年的团体协作能力及各种综合能力,因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将定期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乐高机器人搭建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等机器人挑战赛。同时,计划开展实践操作类竞赛活动。
(五)开展家庭式亲子活动
低幼年龄的儿童也是我们活动的人群之一,针对此公众群我们将在节假日开展动手能力强、操作简便的家庭式亲子活动,组织儿童及父母共同参加,提高儿童动手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让科学普及从小做起。
二、与教育部门建立联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是科普教育的场所,如何与教育部门建立联系,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让科技成果惠及每个青少年是我们下半年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拟召开中小学校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会议,向其介绍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及其相关活动内容,了解工作室的硬件及软件设施。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不仅让工作室活动走近学校课堂,也能够让学校走近工作室,利用工作室的资源进行第二课堂并开展多种活动,使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达到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有效整合活动材料,形成科技活动资源包
如何让科技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主要再于科技活动资源包的开发。对此,我们将整合已有的活动项目、开发更多的项目,行为资源包,下半年拟开发资源包1-3个。选取社会热点主题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经过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等形式,确定资源包的内容,进行资源包的开发。资源包的内容原则选取贴近生活,易取易做的项目。所形成的资源包不仅可供科技馆开展活动,还可以在学校、社区开展活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刚刚起步,要想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发挥预期的效果仍然要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因此,我们要努力钻研相关学科知识,创新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活动材料,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使其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学活动中心,为青少年的发展服务。